• |
  • 广州市

    广州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韶关市 茂名市 湛江市 肇庆市 江门市 河源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中山市 阳江市 清远市 东莞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 |
  • 语言

  •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驿站  /  驿站网点  /  汕尾市人才驿站  /  市情概况

    市情概况

    一、市情概貌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东连揭阳市,西接惠州市,北靠河源市梅州市,南濒南海。汕尾是广东省的一个年轻城市,1988年在原海丰、陆丰两个县的基础上设立了汕尾地级市,现辖市城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红海湾开发区和华侨管理区,与深圳市共建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市户籍总人口352万人,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130多万人。

    汕尾历史悠久,人文荟萃。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开疆辟土,播种文明,1600多年前东晋咸和六年(即公元331年)就已设海丰县。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为商埠,曾经是“舟楫云集”之地,进入孙中山治国方略,素有“小香港”之称。汕尾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曾经诞生彭湃、谢非、陈其尤、黄鼎臣、钟敬文、杨成志、马思聪、柯麟、彭士禄、黄旭华等名人志士。

    汕尾文化底蕴厚实,是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疍家文化、畲族文化等多文化交融的区域。拥有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大稀有剧种,8个国家级、2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汕尾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全市东西相距132千米,南北相距90千米,陆地总面积527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39万平方公里。汕尾地处亚热带,风光旖旎,青山绿水,境内主要水系长期保持II级以上水质,空气纯度达到100级以上,在全省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测评连年稳居前三名;海洋性气候明显,碧海蓝天,空气清新,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市年均气温22℃。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在1800毫米-2400毫米之间,生态环境独具优势,被誉为中国水鸟之乡,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之一。

    汕尾是一座充满活力、蓄势待发的滨海城市,发展前景广阔。当前,汕尾乘广东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全面深化、深莞惠经济圈各市深度合作的东风,全面向西融入珠三角,争取成为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重镇。在新的起点上,汕尾全市人民将继续奋力前行,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招商引资、政务整治、形象提升“四大行动”,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加快新区建设和城区扩容提质为“三大抓手”,努力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把汕尾建设成为广东省滨海旅游集聚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珠三角产业拓展集聚地。

    二、营商优势BusinessAdvantages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波澜壮阔、沧海桑田,三十年改革开放,适应世界潮流,古老的神州大地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大时代。伴随着天翻地覆的改革巨变,珠三角地区的繁荣,汕尾正以其优越的自然禀赋、交通区位、人文积淀和强大推力,成为居家创业的一方热土。

    区位交通便利。汕尾东临潮汕腹地,西靠珠三角,地处深圳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踞守珠三角城市群与东南沿海城市脉络相连的咽喉地段,是粤东中心区域。陆路距广州240公里、深圳150公里,水路距香港81海里,是粤东通往珠三角的桥头堡。324国道、深汕高速公路、厦深高铁和正在全线动工的潮惠高速横贯全境,随着广州至汕尾高铁、兴宁至汕尾高速、河源至汕尾高速和汕尾新港区10万吨级货运码头等项目的建设,汕尾正快步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成为连接珠三角经济圈和海西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

    资源禀赋丰饶。汕尾土地资源充足,未利用土地4.79万公顷,土地开发率不到9%,可开发土地面积超过8万公顷,未利用土地资源居粤东第一。汕尾海洋资源富饶,海岸线长455公里,占全省的11%,居粤东第一、全省第二;汕尾港是天然深水良港,具有数处天然深水岸线,境内可建1010万吨级以上的泊位;汕尾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拥有12个渔港,盛产逾200种优质海产品,海产品种类和品质均属一流,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发展成强大的海洋产业。汕尾旅游资源丰富,风光秀美,山海一色,“红、蓝、绿、古、特”五色旅游景观齐集,山海河湖、田园渔歌、古镇名村、独特传承、丰富民俗,千年不衰,素有“粤东旅游黄金海岸”之美誉。

    产业基础坚实。汕尾经过建市20多年来的积聚和发展,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十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初步形成电力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宝石饰品加工、海洋水产等支柱产业;珠宝首饰、毛纺服装、海洋食品等逐渐发展形成专业镇,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汕尾的电力能源品种比较齐全,有火电、风电和核电,优势凸显,随着陆丰核电、海丰华润电厂、陆丰甲湖湾新能源基地重点能源项目的推进,汕尾将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电力能源大市。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利电子集团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其生产的显示面板为数以百计的手机和电脑生产企业选用,信利是在汕尾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世界中小尺寸面板知名企业;还有腾讯云计算、华润数据中心在我市落户,产业集聚配套能力大为提高,成为广东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政务环境优良。汕尾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商贸、金融、信息、休闲等服务业不断发展,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近年来,汕尾抓住全面融入珠三角的机遇,对接深圳,致力于优化政务环境,以深圳的政务服务标准和工作规程,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工商登记制度等各项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建成使用,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财税、基础设施建设、水电、用地等方面给以全面优惠,全面开展“暖企行动”,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亲商”良好服务环境。来汕尾投资,不但可以享受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有关政策优惠,还能享受与珠三角一样的政务服务。

    居家环境独具。汕尾具有依山、环湖、滨海、人文和生态五大特色,市区拥有23平方公里的品清湖,是亚洲第二大、我国最大的滨海泻湖。2008年以来,汕尾重点推进以汕尾火车站为龙头的市区东片规划建设,环品湖湖沿岸的开发,市政设施建设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活动设施完善,形成了独特魅力的“海在城中、城在山间”的滨海新城特色。随着保利、碧桂园、中信医疗、华师附中、岁宝百货等名企、名校、名店的加盟,将大大焕发宜居新城的无穷魅力。

    三、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

    汕尾地处广东沿海,毗邻港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建市27年来,汕尾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招商引资和参与国际分工,努力与国际经济接轨,经济逐步纳入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世界经济体系,全市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随着外源型经济的发展,为汕尾经济建设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含深汕特别合作区)903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754.4亿元,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4.1亿元,增长11.4%,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工业用电量23.5亿千瓦时,增长10.1%,增速排名全省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8亿元,增长23.9%,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2.6亿元,增长7.7%;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086元、13501元,增长7.6%8.5%。始终坚持扩大有效投资,完成工业投资299.3亿元,增长45%,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40%28%13%。制定出台一系列实体经济扶持政策,新培育“四上”企业97家,新投入工业技改资金100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7%。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增长125.2%。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企业研发中心36家,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面积5.8万平方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0.4%,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70%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汕头关区总量的47%。我市主导制定的全省首个镀金属饰品行业标准正式实施。电子信息、电力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一批层次高、支撑力强的骨干企业发挥效益。全年接待过夜游客8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0亿元,分别增长7%6.9%,承办“5·19”中国旅游日广东省主会场活动,新增2家国家4A级景区,红海湾成功入选省首批特色小镇和“互联网+旅游”小镇,陆河华侨城·罗溪谷预计今年初正式开放运营。实现农业增加值141.8亿元,增长4.8%,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77家,新增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358亿元,增长10%

    四、投资载体

    近年来,汕尾市与深圳市的合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指导下,走出过去扶贫模式,进入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合作共赢的新阶段。深汕合作,掀起打造产业集聚基地,共建产业园区的热潮,已构成“1+4+1”产业园区格局。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汕尾高新技术开发区、海丰科技生态工业园、陆丰产业转移园、陆河新河产业园等4个产业园区,加上红海湾省级滨海旅游示范园区,6个产业园区起步区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目前,各园区发展定位和产业导向明确,功能不断完善,品牌、技术、工人、物流服务等必备要素发育日臻成熟,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

    智能咨询
    办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