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广州市

    广州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韶关市 茂名市 湛江市 肇庆市 江门市 河源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中山市 阳江市 清远市 东莞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 |
  • 语言

  • |
  • 登录
  • |
  • 退出登陆
  •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动态

    “侨校”+ “侨乡” 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来源:广东组织工作网 发布时间:2020-01-15 字号:

    日前,由暨南大学与五邑大学联合共建的“非人灵长类大动物疾病模型研究联合实验室”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预计将于春节后进入动工建设阶段。据了解,此实验室投资3亿元。

    2018年10月,广东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部署开展高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暨南大学与五邑大学组成结对帮扶关系,由暨南大学选派5名教师代表组成帮扶团队,到该校开展教育帮扶工作。

    一年来,帮扶团队扎实稳步推进帮扶工作行动方案,取得了许多工作成效。在“共建平台—共育人才—共研项目—共享成果—协同创新”的帮扶工作路径上,“非人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研究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五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智能物联网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先后谋划、筹建,谱写着“侨校”+“侨乡”的帮扶新篇章。

    共建学科

    汇聚国内一流创新人才

     11月4日,五邑大学与暨南大学签署协议,共建“非人灵长类大动物疾病模型研究联合实验室”。依托联合实验室,两校谋划在江门建设国际一流大型模式动物研发中心,合作加强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的大动物实验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建立数种重大脑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项目共研”为路径,形成学科合力,汇聚创新人才,是暨南大学帮扶团队的工作思路。在过去的一年里,对标五邑大学2022年冲击博士学位点的重点建设学科,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应用物理与材料、化学工程与技术、智能制造等学科,暨南大学帮扶团队发挥本校学科优势,先后谋划推进了多个高水平联合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包括智能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力学与结构联合实验室和认知科学与管理决策实验室。

    其中,“力学与结构联合实验室”将以暨南大学的工程力学学科为基础,结合大湾区特有的近海环境及建设发展的需求,在近沿海工程结构耐久性、结构安全监测与控制、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高性能建筑材料的开发等领域展开研究。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拥有‘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在研究侨乡本土特色建筑方面有优势,共建实验室可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打造成为两校力学与土木学科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学术中心。”挂任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院长的聂振华说。

    另外,智能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将依托暨南大学的智能物联网云、管、端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平台开发相关科研项目,服务五邑地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据介绍,该平台为华南地区高校最具有竞争力的物联网平台。

    挂任校长助理的李爱梅教授介绍,三个联合实验室将形成学科合力,以支撑形成一流学科、汇聚国内一流创新人才为目标,重点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任务,计划产出具有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成果。

    以侨为桥

    培育侨乡文化研究特色学科品牌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时代的到来,如何以融合的视野看待区域文学的共同源头?如何思考湾区对文学想象空间提供的可能性意义?”12月14日—15日,“区域视野与想象空间——粤港澳文学研讨会”在江门举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特别增设了侨乡文学议题。

    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邱向欢表示,两校颇具“侨”特色,共同举办研讨会,可以发挥暨南大学文学院学科平台优势,与五邑大学共同发掘学术增长点、策划特色学科建设,在包括台港澳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在内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立足侨乡特色文化实践,暨南大学帮扶团队计划在两校之间打造一个华侨华人研究特色学科。“五邑大学文学院在人文学科,尤其是地方侨乡文化研究上颇具特色,我们计划以此为基础,申报广东省文艺评论基地,培养面向粤港澳文艺和海外华文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队伍,为后续相关课程开设与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挂任五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的龙杨志表示,该基地将会成为两校立足侨乡、服务湾区、连接海外的高水平学术平台。

    以侨为桥,两所高校正共同培育侨乡文化研究特色品牌。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侧重侨乡研究、强调地方服务,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侧重理论研究、国际视野更广,基于两校在“侨”文化研究领域的不同特色,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建议,两校可以从高水平学科建设深入双边合作,如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平台、联合建立国际学术会议合作平台。

    挂任侨乡文化中心副主任的唐翀透露,下一步,两校计划以两年一届的“国际移民与侨乡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契机,整合双边学术及相关资源,联合为侨乡及华人华侨研究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会议交流平台。同时推进暨南大学、五邑大学和泰国玛希隆大学三方建立“一带一路”研究院。

    共育人才

    建设研究生—本科生多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2019年12月1日,暨南大学·五邑大学结构模型大赛联合赛在五邑大学举行,来自省内高校35支队伍参赛交流。

    “以赛事为契机,加强两校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聂振华介绍,组织本次比赛,是落实帮扶政策中的人才培养路径。

    聚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工作,帮扶团队通过对接“创新交流会——粤港澳孵化器——创新实践基地”多种模式,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去年4月,聂振华先后组织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与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与江门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和广东永和建设集团签约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挂任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副部长的杨仁恒则推动智能制造学部与云科聚匠公司签议共建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基地;龙杨志与唐翀筹备推进两校文学院与五邑华侨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签约共建实践实习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两校还将着力于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根据共建协议书,两校将围绕学科建设和博士学位点申报合作、实验室共建和实验平台共享、科研协同合作、重点学科对接等事宜进行深入商讨,充分细化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方案,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两校的布局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针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帮扶团队正协助五邑大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共遴选出12名博士生导师、6名学术型硕士生导师和3名专业型硕士生导师作为暨南大学校外兼职博导。下一步,该团队计划启动五邑大学中层管理者和学科骨干的“三力管理素养”培训,促进两校中层管理者和学科骨干之间更好地成长。

    “2019年,我们已经在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部启动跨校研究生学术沙龙制度,相信不久会共同发表研究成果。”李爱梅表示,跨校研究生学术沙龙将是助力学科建设的有力抓手。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说,暨南大学和五邑大学两校签署共建协议,是庄严的承诺。希望暨南大学帮扶队将不辱使命,发挥“侨校”+“侨乡”的优势,出色完成任务。

     ■声音

    站在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换的高度理解帮扶工作的意义,暨南大学十分荣幸,能够参与省委的这一项事业中,并且与同样具有深厚华侨教育底蕴的五邑大学开展深入合作。帮扶团队将会利用两校鲜明的学科优势,开展校际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合作共进,互利共赢。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

    短短一年多时间,帮扶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找准工作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未来,两校帮扶将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各校区的布局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学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

    五邑大学秉承“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突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省委部署推动的帮扶工程有助于学校在“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方面实现根本性提升。

          ——五邑大学党委书记张焜

    感谢暨南大学以及李晓江教授团队对学校的真情实意的帮助,非人灵长类大动物疾病模型研究联合实验室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研究领域,希望能产出对人类健康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助力大湾区建设。

          ——五邑大学校长张运华


    收藏
    浏览次数:
    点赞0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咨询
    办件进度